蜀 道 难
噫,吁嚱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
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。
尔来四万八千岁,不与秦塞通人烟。
西当太白有鸟道,可以横绝峨眉巅。
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。
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
黄鹤之飞尚不得过,猿猱欲度愁攀援。
青泥何盘盘,百步九折萦岩峦。
扪参历井仰胁息,以手抚膺坐长叹。
问君西游何时还?畏途巉岩不可攀。
但见悲鸟号古木,雄飞雌从绕林间。
又闻子规啼夜月,愁空山。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使人听此凋朱颜。
连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挂倚绝壁。
飞湍瀑流争喧豗,砯崖转石万壑雷。
其险也若此,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!
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所守或非亲,化为狼与豺。
朝避猛虎,夕避长蛇。
磨牙吮血,杀人如麻。
锦城虽云乐,不如早还家。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侧身西望长咨嗟!
【赏析】
《蜀道难》是李白首屈一指的名篇。关于此诗主题过去曾有多种解释。它的主题究竟是什么,如果不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,是难以探骊得珠的。
诗一开头,就以一连串的惊叹词“噫吁嘁,危乎高哉!”引出一个使人怵目惊心的警句: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”好象大地深处的熔岩找到了喷火口,突然冲出地面,直上九霄,带着震耳的呼啸。
在这个“发唱惊挺”,不同凡响的开头以后,诗中就展开了“蜀道之难”的具体描写。
首先描写秦蜀之间自古隔绝之状:《华阳国志》所记载的古蜀国国君蚕丛和鱼凫等人开国的事迹,是多么的渺茫啊!恐怕秦蜀之间已有几万年不通人烟了。从秦地的太白山到蜀地的峨眉山,只有鸟飞的路线,哪有人走的足踪。后来蜀王一次又一次派五丁开路,壮士们牺牲了生命,才建成了一条天梯似的栈道把秦蜀二地连接起来。
接着就描写只有栈道可通的蜀道艰险之状:上有那太阳神驾着六龙也要回头的高峰,下有那奔腾的河水也为之倒流的深谷,仙家跨乘的黄鹤也飞不过去,连猿猴要过去也无法攀援。青泥岭是由秦入蜀必经之地。它的道路是多么的曲折啊,走一百步就要拐九个弯;它的山峰是何等的高峻啊,伸出手来就可以摸到天上的星辰,抬起头来简直使人不敢呼吸,只有坐下来用手按着胸口发出长叹:“西行的游子啊,你几时回还?这令人望而生畏的蜀道啊,实在是难以登攀!”——这是写蜀道的北段。虽然这仅仅是蜀道的开始,但它已经艰险非常,使人望而生畏了。
在这里,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,这就是:诗中不仅描写了蜀道艰险之状,也描写了旅人愁惨之情。这“问君西游何时还?畏途巉岩不可攀。”就是诗中的旅人行至青泥岭时,“以手抚膺坐长叹”之际,自思自忖,自问自答,流露出蜀道之艰险使他望而却步的心情。这一点,在下面一段中就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了。
下面一段是描写蜀道中段的艰险之状: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号哭,雌的跟着雄的在林间绕来绕去,也好象找不到路似的。又听见子规鸟在月下啼泣:“不如归去!不如归去!”一声声更使这空寂的山间显得愁惨。这蜀道之难啊,真是难于上青天!只要听一听它的艰险之状,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。再看一看这山峰连着山峰,离天还不到一尺,千年古松好象倒挂在悬岩绝壁上。飞也似的急流和银河倒泻似的瀑布争相轰鸣,冲击着山岩,转动着巨石,使千山万壑发出雷霆般的声音。“蜀道是这样的危险,可叹你远方之人,究竟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此问?”——这蜀道中段的艰难之状,特别是那“悲鸟号古木”,“子规啼夜月”的阴森悲凉的气氛,以及那“冰崖转石万壑雷”的惊心动魄的声响,更使旅人肠断愁绝,于是再一次自思自忖,自嗟自叹,显然流露出悔不该来的心情。
假若前面的“问君西游何时还?”使人还不够明确是否旅人自谓,从这里的“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?”就可以明确看到:它们都是已经置身蜀道巉岩畏途间的旅人的心理活动。表面上用的是第二人称,实则是自谓。这种例子在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。如陶潜“饮酒”诗: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。”又如鲍照《梅花落》:“中庭杂树多,偏为梅咨嗟。问君何独然?念其霜中能作花……”又如李煜“虞美人”: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诸句中之“君”均系诗中抒情主人公自谓。
蜀道艰难,羁旅愁思,到此已是淋漓尽致,难乎为继了。谁知诗中奇峰突起,又写了蜀道上的天下雄关——剑阁:这剑阁,既是气象非凡,又是十分高峻,只要有一个人在这里把守,哪怕你一万人也攻打不开。但假若把关之人不是忠臣良将,他自己反而会成为祸患。走到这里,早上要防备猛虎,晚来又要警惕长蛇。它们随时都在磨快了牙齿,准备吃人的肉,喝人的血;被它们杀害的人已不知有多少。这样看来,锦城虽说是个快乐的地方,但还不如早早回家的好啊!
诗人笔下的剑阁可谓难中之难,险中之险,不但攀不上,通不过,而且随时可能葬身虎口、蛇腹,因此竟使旅人发出“不如早还家”的嗟叹。实际上旅人的归心早在先前那一次又一次地自问自答、自嗟自叹中流露出来了。回顾诗中三次嗟叹实是一脉相承:始而惧,继而悔,终于回头。虽然已经走到蜀道南段了,由于剑阁无法通过,诗中的旅人只好败兴而返了。
在全诗的最后,又第三次重复了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这个警句,而且还加上一句:“侧身西望长咨嗟”,意思是说,回去以后,转过身来,西望蜀道,还会感慨不已,表示蜀道之难使这位旅人伤感备至,简直到了铭心刻骨的地步。
读完这首诗有什么感觉呢?恐怕都会感到它在描写蜀道艰难之际充满了激情。的确如此。从前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“惊风雨”、“泣鬼神”,自然包括《蜀道难》,或首先是指《蜀道难》。既然其势如风雨骤至,其情使鬼神亦泣,可见不是雍容和平之声,亦非欢愉颂扬之辞。明代诗人高启在《夜闻谢太史读李杜诗》中,称此诗为“商声激烈”。“商”,伤也;“商声”,伤心之声也;然而却又“激烈”。不是凄凄切切,而是呼号奋发,也就是说兼有悲愤两种因素。清代评论家陈沆在《诗比兴笺》中,称此诗为“失声横涕之什”,意即李白痛哭流涕之作。近人徐嘉瑞在《颓废文人李白》中,虽然贬抑李白,但也感到《蜀道难》是一篇“沉痛悲壮,吞吐呜咽”的文字。的确,直到今天,我们对此诗加以反复吟诵,也会感到回肠荡气,甚至鼻酸眼热。由此可知,《蜀道难》不仅是一幅峥嵘嵯峨的蜀道山水图,而且是一首慷慨欷歔的悲歌。
诗为心声,李白要不是有慷慨欷歔之事,绝不会有慷慨欷歔之诗。故知此诗之作,必是李白心有所感,意有所属。也就是说,《蜀道难》一定别有寓意。那么《蜀道难》寓意何在呢?
《蜀道难》寓意,不能凭空猜测,也无须凭空猜测,《全唐诗》中自有消息。在唐诗中,以山川艰险比喻仕途坎坷,本属通例。在比喻方法上,有时用明喻,有时用隐喻,有时用借喻。在比喻手段上,有时用太行,有时用三峡,更多的时候是用蜀道。早在唐代以前,阴铿“蜀道难”已有功名难求之意。初唐卢照邻《早度分水岭》也是既描写蜀道艰难,又感慨仕途失意。中唐雍陶《蜀道倦行因有所感》也是如此。诗末有旬云:“蹇步不唯伤旅思,此中兼见宦途情。”这就更为明显。《全唐诗》中写蜀道的诗数以百计,凡失意者,蜀道则难;得意者.蜀道则易。可见蜀道难易之感,关系仕途穷通甚明。在中唐姚合《送李馀及第归蜀》中,更是直接提到《蜀道难》:“李白蜀道难,羞为无成归。子今称意行,所历安觉危?”又在《送任畹及第归蜀》中,暗涉《蜀道难》:“子规啼欲死,君听固无愁。阙下声名出,乡中意气游。”其中“子规”二句,显系反用“又闻子规啼夜月,愁空山”之意。在姚合这两首诗中,一再将李白《蜀道难》作为仕途得意的反衬,则李白《蜀道难》寓意可知。同时可知,李白《蜀道难》的寓意在唐人心目中是很清楚的。到了后世,异说蜂起,反而掩盖了此诗本来面目。
李白何时“羞为无成归”,而有《蜀道难》之作呢?这就需要考察一下李白生平,特别是一入长安这段经历。
李白从少年时代即“已将书剑许明时”,满心希望将他的文才武艺献给“开元盛世”,甚至梦想辅佐天子济苍生,安社稷。为了寻找能够识拔他这匹千里马的伯乐,他从十五岁就开始“遍干诸侯”,二十四岁又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。”但是好几年过去了,他却是“南徙莫从,北游失路。”“孤剑谁托,悲歌自怜。”在地方上找不到出路,他便寄希望于京师长安。他以为朝廷既然号称“广开才路”,他以凌驾相如之才,到了京师,绝不会无路可走,说不定王公大人们会待他如上宾。于是李白就在开元十八年他三十岁一入长安。
谁知到长安后的遭遇大大出乎李白意料之外。从此期所作《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》可以看出来:李白虽然拜访了当朝宰相张说及其子卫尉卿张垍,结果却被张垍愚弄了一番。妒才害能的张垍把李白安顿在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,表面上待如上宾,实际上那地方是一座久无人烟的荒园。离城既远,又值秋雨连绵,道路断绝,音问不通。李白住在那里,实同幽囚。就在这时,李白写下了他的《长相思》(“长相思,在长安。”)此诗乃是效屈原“求女”,以男女之情托喻君国之恩;亦即宋玉《九辫》“岂不郁陶而思君兮,君之门以九重”之意。又从此期所作《玉真仙人词》可以看出来,李白想见玉真公主,却没有见上。这位御妹就象神话中的西王母一样,来去无踪,始终没有降临。又从此期所作《行路难》(其二)可以看出来;“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。”李白多次奔走于“王公大人”之门,均无结果。又从后来所作《梁甫吟》中可以看出来:“阊阖九门不可通,以额扣关阍者怒。”李白在朝廷大门上碰破了头,仍不得其门而入。这里的“阍者”并非实指守门人,而是借喻身据要津的“王公大人”。又从《行路难》(其二)中可以看出来:“羞逐长安社中儿,赤鸡白狗赌梨栗。”“淮阴市井欺韩信,汉朝公卿忌贾生。”李白因干谒不遂,心中苦闷,便与长安市井少年斗鸡赌狗。不但朝廷公卿忌妒他,连市井少年也欺负他。又从此期所作《白马篇》和后来所作《叙旧赠江阳宰陆调》中可以看出来:李白在长安期间,还几乎误入歧途,遭人毒手。他误交了一些羽林军中当差的“五陵豪”,而这些人却是依官仗势,无恶不作,甚至“杀人如剪草”的长安恶少。李白终于和他们发生了一场冲突,遭到他们的围攻,幸得友人陆调借宪府之力把他抢救出来。李白在长安大触霉头的同时,却见宦官们“连云开甲宅”,斗鸡小儿们“鼻息干虹霓”,权贵之家子弟们借着祖荫更是青云直上。只有他,虽然怀才抱艺,以身许国,却无路可走。总而言之,李白在长安接触到的现实和他原来所憧憬的“明时”,大不一样。他不禁大失所望,终于败兴而归。
显然,姚合所说的“羞为无成归”就是指李白一入长安,遭遇失败。《蜀道难》当即作于此时此际。
这一时期,李白接连写下了一大批诗歌,在他一生创作中形成了第一个高潮。《玉真别馆苦雨》、《长相思》、《行路难》……都是这个高潮的浪头,《蜀道难》则是这个高潮的洪峰。它们都是李白一入长安,遭遇失败,挥斥幽愤之作。不过有的是用赋的手法,有的是用比兴手法。有的是以男女之情为比兴,有的是以山川艰险为比兴。《蜀道难》就是以山川艰险为比兴手段的挥斥幽愤之作。
《蜀道难》既是以山川艰险为比兴手段的挥斥幽愤之作,因此诗中所写之事物,并非实指,而是借喻。
全诗自始至终以蜀道喻仕途。对于志在“济苍生,安社稷”的李白来说,所谓仕途并非仅是求取功名富贵之路,确切地说,应该是实现政治理想之路。因此一篇之中三致其意的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”就不仅是一般士人仕途失意的感慨,而是有志之士报国无路的感慨。唐代诗歌中虽不乏以山川艰险比喻仕途坎坷之作,但却没有一首具有《蜀道难》这样的气魄和力量,主要就是因为它们的作者缺乏李白这样的雄心和壮志。试将卢照邻等人的作品和李白《蜀道难》比较,就会明显地感觉出来,一是秋虫啼泣,一是龙吟虎啸。由此亦可窥见李白在《蜀道难》中所挥斥的幽愤的实质。
掌握了“蜀道难”的比兴之旨,再回头来读这首诗,就会有更深的体会。
譬如那“发唱惊挺”的开头,给人以火山爆发的感觉,就是因作诗人不是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模山范水,而是在十分激动的状态下挥斥他积蓄多日的幽愤。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这个警句在篇中一而再,再而三地出现,犹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那样,“一篇之中三致意焉”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反反复复,是为了三致其存君兴国之意。李自在《蜀道难》中反反复复,是为了三致其报国无路之意。
又如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”数句。表面上是描写蜀道虽已有一线之路,但仍是艰险万状,难以通行;实际上乃是借此暗喻他“遍干诸侯”和“历抵卿相”的遭遇。在地方上“遍干诸侯”,只落得书剑飘零,这不是因为“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”么?上京师来“历抵卿相”,结果却是落魄长安,这不是因为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”么?一系列的关于蜀道蹇步和旅人愁思的描写,都是借喻报国无路的艰难和辛酸。诗中跋涉在畏途巉岩之间的旅人,不是别人,就是“南徙莫从,北游失路”,“孤剑谁托,悲歌自怜”的李白。因此,诗中“问君西游何时还?”“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?”“锦城虽云乐,不如早还家。”实是李白在坎坷的仕途上自思自问,自嗟自叹,而不是李白送别友人之辞。
又如“剑阁峥嵘而崔嵬”数句。其中“剑阁”亦非实指剑门关,乃是借喻朝廷要津。表面上是描写剑门天险,蜀道咽喉,所守非人,必为祸害。实际上乃是借此暗指朝廷要津所任非人,不但不能广开才路,为国家选贤进士,反而成为闭塞贤路,扼杀人才的祸害。此与《梁甫吟》中“阊阖九门不可通,以额扣关阍者怒”一类,同是借喻报国无门。
又如“朝避猛虎,夕避长蛇”数句。亦非实指蜀道山中野兽,而是借喻朝廷上下的恶势力。那妒才害能的张垍不就象一条长蛇么?那“杀人如剪草”的“五陵豪”不就象一群猛虎么?从《行路难》(其一)中连连感慨“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”看来,李白一入长安时期遭人明欺暗算之事恐有多起,因此感慨颇深,心有余悸,故极而言之,以形容长安恶势力之可怕。似此,则长安居,大不易,不但徒留无益,还恐有不测之祸。故日:“锦城虽云乐,不如早还家。”此处“锦城”亦非实指成都,乃是借指长安。
最后又以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致慨,并以“侧身西望长咨嗟”作结。这个结尾亦非实指西望蜀道,而是借喻回顾长安。表示长安之行伤心透顶,以致离开长安以后,回想起来,也会长时期咨嗟不已。
由此可见,《蜀道难》一诗中,既有“遍干诸侯”的辛酸,又有“历抵卿相”的屈辱。既有对窃据要津的权贵们的谴责,又有对长安恶势力的诅咒。既有险遭毒手的余悸,又有败兴而归的伤心。就在这一片洋洋盈耳的和声中,贯串着报国无路的悲愤的旋律。这一阕悲歌慷慨的乐章,实是李白此期遭遇和心情的总概括,也是唐代社会某些真相的反映。
当时大唐王朝正是赫赫扬扬,如日中天。而李白就在这时已发现了封建盛世的某些本质方面,并把它穷形尽相地反映出来。这正是李白伟大之处,也正是《蜀道难》重要意义所在。